關於新年#
每年過年在老家看煙花似乎是我少有的實感體驗之一。
除夕夜,滿天的煙花美得讓人想直掉眼淚。煙花過後是遮天的霾,在鄉里黯淡燈光的映照下顯出五彩的顏色。星星也不再有平日那麼多。我在樓頂聞著煙花爆竹的味道,非常幸福。
第二天早上,陽光灑向大地,把昨夜的煙霾一掃而光,取而代之的是連續的溫暖,祥和與安寧。
碎碎念#
我好久沒寫出這樣抒情的文字了,儘管,或許,它看起來非常僵硬,可我已經非常努力在表達我的快樂。
上次這樣寫文字或許是在初中,總之是還沒被赤裸而暴力的理性扼住情感的時候。這樣寫讓我痛苦不適,但是讓我幸福。我抱歉於在文章裡打下如此蹩腳的註解,請儘管忽略。
憑著一點點的流量、幾本電子書以及本地的編譯環境,我愉快地度過了一段漫長而純粹的時光。
高中同學聚會也懶得去了,我漸漸又開始發現線下的活動對我失去吸引力;也有可能是我開始有勇氣拒絕大量耗費精力而無意義的活動了。
小時候能享受一個人抱著一本書看半天的快樂,但隨著年齡增大,我感到我接受的知識(更嚴謹地說,是信息)更多了,卻更沒有精力去像小時候長久地思考一些事情。
生活中總有很多快速閃過的有趣的念頭和想法,豐富而立體;然而世事催促著我腳步加快,把它們丟之腦後。
最終只能遺憾地稱為一個被動接收信息,缺少思考的 bot。
譬如天天刷知乎,看一些數學的、心理學的、哲學的 blog or meme,很是開心,也常常萌生一些有意思的想法。偶爾也會刷到一些論文解讀,但往往是看完就放著過去了,雖然在看的過程中很想記錄點什麼,可礙於工具難以動手。獲取信息是越來越方便,可是記錄心得和處理呢?難道我終究還是得在不同的軟件裡跳來跳去嗎。
我想,如果有一個閱讀器,配合 RSSHub 的訂閱功能,在閱讀時打上批註記錄,那該有多好。以後或許可以嘗試做做這樣的小工具。
一個比喻#
源源不斷的信息從我的腦中溜走,不留一點印象。這有點像往下滴的巧克力,本是立體而美麗。然越滴越多,又不及時凍住,最後灘成一團不可名狀之物。
寫在最後#
取 Tag 名是我很喜歡的 Eason 的一首歌 Life Goes On
摘幾句歌詞
同行在這客套城堡 有喜總有悲 人海中飄泊
徘徊在這狹窄長梯 有高總有低 如不懂心計
能珍惜一切
祝新年快樂,
祝天天開心。